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8章(1 / 2)





  “他说要写一封上书,呈给秦王。也不知道有没有用?我去看看,他写好了没有?”

  殷食其道:“试试总比没办法好吧。你别去打扰他,让他一个人好好地写。”

  李斯在家里闷头想了一天,终于写出了一篇上疏,呈送给秦王。送上去之后,很久没有消息。众人都觉得没有希望了,李斯夫妇已经在收拾行装,准备回楚国老家。听说很多外国客卿,也开始要动身了。

  这时候,有同僚来通知李斯,秦王看了李斯的上疏,被打动了,取消了逐客令。

  “太好了!”李斯夫妇两人听说这个消息,高兴得不得了,抱在了一起。殷家全家也都很欣喜。

  云音很好奇,“你的奏章写的是什么内容?居然就打动了秦王?”

  李斯有些得意地说:“这篇上疏的名字叫做《谏逐客书》,我背一遍给你们听吧,”他真把这篇文章背诵了一遍。

  “臣闻吏议逐客,窃以为过矣。昔穆公求士,西取由余于戎,东得百里奚于宛,迎蹇叔于宋,来邳豹、公孙支于晋。……夫物不产于秦,可宝者多;士不产于秦,而愿忠者众。今逐客以资敌国,损民以益雠,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,求国无危,不可得也。”

  云音听完李斯写的文章,吃了一惊,果真是写得很好!这位荀子的学生,确实才华横溢!

  李斯因为这件事,因祸得福,不但没有被驱逐出秦国,而且他的才华还被秦王所赏识,升了官,成为客卿。

  而先前被抓起来的郑国,也坦言向秦王承认,修建水渠,确实是韩国的疲秦之计。但是,这渠一旦修成,会对秦国的农业灌溉,有很大的益处。

  秦王也接受了他的建议,继续修建水渠。果然,渠成之后,秦国引泾河水灌溉两岸盐碱地四万多顷,粮食产量成倍翻番增长。关中从此沃野千里,秦国因此更加富强,因此这条渠也被命名为郑国渠。

  .

  一天,李斯请尉僚到府中叙话。

  子敏正好要出去街市上买一些头面首饰,让云音陪她一起去。魏僚带来的小女孩,在李府呆不住了,云音两人正好带她出去逛一逛。她们现在已经知道,这小女孩名叫烛光,是尉僚故友的女儿,父母双亡,尉僚就把她带在身边。

  两人买完物品,乘坐马车回去。在车上,云音说:“这小女孩,也挺可怜的,这么小,父母都没有了,还好遇到了尉先生!要不然,可怎么办呢?”

  子敏道:“话虽然这么说,可是他一个男人家,怎么带这么小的一个小孩呢?他自己生活都没有着落。我家相公,是来秦国多年,才混到今天这个地步。他虽然答应帮尉先生举荐,可是六国的士子里面,有才华的人很多,哪有那么容易出头?”

  “也是,”云音说:“不过尉先生能照应故友的孩子,说明他为人不错!”

  马车停在李府门口,侍女过来扶子敏下车。两人下了车,发现情况有些不对。李府附近,已经停了一辆车轮鎏金的马车;而府门口,守着几个带着刀剑的武士,却不是李府的家丁。

  作者有话要说:  喜欢就收藏一下哈,亲们

  欢迎评论:-)

  ☆、谜团

  子敏有些迟疑,她刚要进府,却被门口的武士拦了下来。她有些发懵,“你们是什么人?我自己的家宅,我干嘛不能进去?”

  过了一阵,她终于弄明白了情况,原来竟然是秦王在里面,同李斯尉僚两人谈话!这些人是秦王随身的侍卫,在府外守卫。

  子敏云音两人正想着要不要马上进去,烛光看到几个凶神恶煞的侍卫,忽然大声哭了起来!云音连忙去哄她,又带她到附近集市上,买了糖果。

  等她们再回来李府,秦王已经离开了。尉僚也起身,带了烛光告辞。据李斯说,是他请秦王过来,和尉僚见面的。秦王很赏识尉僚的才华和观点,要封他官做。

  云音也告辞回家。她心里想,这尉先生真是幸运,才到秦国没有多久,就得到秦王的赏识。可能,他也的确有过人之处吧!

  过了一些天,子敏回娘家来找云音,说给她介绍个好差事。

  云音问她详细的情况,她说:“尉先生做了官,现在很忙,想找个人帮他带小孩,就是那个小女孩烛光。他给的酬劳不错,我就想到了你。”

  云音呆住了,“他这么快就做了官?运气还真好!”

  “别提了,”子敏道:“这人是个怪人。王上和他长谈几次,要重用他,他居然不愿意在秦国为官,还差点跑了!幸好,我夫婿和蒙恬把他追了回来。现在,他做了高官,还搞的很勉强一样!”

  “高官?多高的官?比李斯如何?”殷氏听到还有人不愿意做官,有这么离奇的事情,也忍不住来问。

  子敏道:“他现在成了秦国的国尉。听我相公说,这是高官,主管全国的军政。”

  云音看子敏一副不服气的样子,就知道这职位,恐怕要比李斯的高。“国尉?那尉先生不是一步登天了?他原先还不愿意?真奇怪!”

  “是呀,归根结底,还不是靠我家相公推荐,”子敏还是酸溜溜的口气,“音姐姐,我看那小女孩和你很投缘,这差事不累,尉先生给的工钱也不错,就是临时帮他的忙,你考虑一下?”

  “可是,我不会带小孩,”云音还没有生养,确实没有带孩子的经验。

  “烛光已经三岁了,又不是婴孩,不难带!”

  “等等,”殷氏问道:“小敏,你说的那位大人,他成亲了吗?是带他的孩子吗?孩子的母亲到哪里去了?”

  殷氏一连串地问了许多问题,子敏一一给她解释,“尉先生已经成亲了,原配在他老家呢。”殷氏听说尉僚已经成亲,有些失望,但她听到工钱可观,又有点动心。

  “尉先生现在身居高位,音姐姐去帮他的忙,一来可以散散心;二来可以认识一些官员,从中挑选一个好夫婿,也不是不可能,”子敏建议道。

  听她这么说,殷氏先同意了。云音也觉得,烛光那小女孩可爱又可怜,去帮一下忙还有钱拿,也不错。如果做不了,再让他找别人。

  .

  于是,云音就到了国尉府,成了小女孩烛光的临时保姆。

  国尉府就坐落在咸阳繁华的大街上,是个大宅子,很气派。因为主人的品位,里面倒是没有多少华贵的摆设,布置得很雅致。后院还栽种了很多修竹,凉爽清雅。

  烛光这个小姑娘很乖巧,就是有些胆小,她和云音相处几日,很粘云音,云音也很喜欢她。尉僚虽然做了高官,但是人不错,没有架子,待云音也客气。

  国尉府中人也不多,就是住了尉僚和他的几个弟子,还有寥寥几个仆人。云音和烛光住在后院的一间大屋。他这里别的不多,倒是有很多书简,天文地理、诸子百家和经史,什么都有。弟子们和云音,都可以拿来看。

  尉僚忙完政务,下午有空的时候,还会给弟子们讲讲学,他学识渊博,讲得生动有趣,云音有时候也忍不住站在门口听一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