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25节(1 / 2)





  姬越起身,上前几步扶起白起,笑道:“有廷尉此言,朕就放心了,你我君臣对谈不必隐瞒,对有些人,朕还有话说。”

  白起应是。

  白起退走之后,姬越看了一眼坐在不远处的张异,见他笔下墨珠滴落,在竹简上滴成一滩,就知道他也惊住了,不由大笑出声,道:“不知太史令准备如何记今日之事?”

  张异怔怔看了一眼姬越,甚至连礼节都忘记了,醒觉之后连忙低头下拜,犹豫片刻,只道:“臣如实记。”

  姬越笑了,几步走到张异面前,俯身抬手,把他的脸抬了起来,看着他的眼睛,低声说道:“不会记朕有妇人之癖吧?”

  张异下意识地避开了姬越的视线,垂着眼睛道:“君上若有,臣如实记,君上若无,臣也如实记。”

  姬越收回手,叹了一口气,说道:“你没意思,很没意思。”

  张异低着头没有回话,耳朵却红了个尖尖。

  白起之后,又有几个官员来奏报事务,却没有一个敢像白起那样直接问的,姬越仍旧是公事公办的态度,唯有见窦英欲言又止时直截了当地告知原委,她本来以为窦英也要惊讶一下,但窦英只是怔愣片刻就跪倒在地,发狠道:“请陛下给臣两千兵马,臣去为陛下屠光所有知情之人!然后臣再以死谢罪!”

  张异毫不犹豫地把窦英原话记下。

  姬越看了看窦英,倒是没想到一个粟官能有这样的胆识与狠劲,她对窦英是很满意的,笑了笑,只道:“有臣如此,朕不需要做这种事情。”

  窦英再三叩首,只道:“其余臣子也就罢了,儒生会出乱子,臣愿去担杀儒之罪名!”

  姬越原本想好了这事让谁去办,但见窦英这样忠诚,还是有几分舒心,安抚地又说了几句,才把窦英稳住了,就在这时,曹操和魏灼一起到了,魏灼一向衣冠整齐的人这会儿头发都急得没梳理好,刚一进殿就急急忙忙地说道:“陛下容臣禀……”

  姬越让窦英退下,又重复了一遍先前的解释。

  魏灼惊住了,曹操也没好到哪里去,好在两人不像窦英和白起那样单独面对,面面相觑了一会儿,情绪稳定了下来。

  姬越倒也不嫌累,她知道,敢在这时向她问询的都是真正的心腹,说开了也就好了,原本魏灼是不在她预料范围的,今日能来,她倒是颇为高兴。

  第53章 樊春的一天

  姬越没有隐瞒性别的意思了,很多人如在梦中。

  除去对事情本身感到猝不及防,大部分人都是立刻权衡利弊,从朝堂局势分析到民心所向,一通分析下来……发现自己明天还得去上朝。

  早在去年朝会就是两日一朝了,不少较为忙碌的官署甚至一天要跑两趟明光宫。

  事实上别说康王在世,哪怕先皇还有儿子活着,哪怕先皇之子成年了,脑子没问题,恐怕支持他的人都不会多,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,兵权,武卒之外,姬越招募奴军,征兵柔然,这些军队如今花销的全是姬越抄没士族得来的银钱,是不可能转投的,尤其是奴军,他们属于死忠中的死忠。

  其次是官员,哪怕如今的官员质量比士族独大时差了不止一星半点,但这些人完全是吃了士族倒台的红利,天然就被放在了士族的对立面,托庇在姬越的羽翼下,哪怕姬越反手一刀宰去不少贪贿的寒门官员,也没有几个还想继续当官的人吃饱了撑的反水。

  第三是民心,这是最虚无缥缈的东西,但不能说不重要,百姓记仇也记恩,姬越对官员甚至能称得上残暴了,但百姓得了良田,罪犯渐少,还有不少被盗童鬼祸害的人家得到了公正判决,对一个皇帝来说,够了。

  比较出乎姬越意料的是,这一次儒生没跳。

  也不是都安静如鸡,也有人愤怒不已,多方游说拉拢朝臣未果,意图挂冠而去的就有好几个,在姬越把这些人抓回来关进狱中之后,儒生后续的反应很令姬越失望,这些人甚至都没能组织起一场有规模的反叛,她看好的几个激进儒生官员有两个默默做事,和其他人断绝联系,还有两个自残辞官,剩下一个很有名气的大儒在狱中撞墙自杀。

  这和姬越想象的根本不一样!

  没有姬越想象得杀个血流成河的景象,她把人命看得太轻,事实证明大部分的人都是惜命的。

  儒生的脖子也没有比其他人更硬一些。

  十二月中旬,姬越命凤翎卫出京巡查,说是巡查,实际上就是抓人,抓她一早就列下名单的贪官污吏,共计四百一十二人,个个罪证确凿,空出来的官位由下级官员暂代。

  同年,姬越设立廉洁司,督察天下官员,并更改晋律,将官员贪贿列为连坐之罪,在此之前犯案的官员不算在内,自律法实行之日起,后续贪污受贿除本人五马分尸之外,连坐到家人,不论男女一并罚去苦役终身。

  在众人看来,这一条倒算不上苛刻,因为真正苛刻的连坐之罪后面通常会带一句“遇赦不赦”,也就是说遇到君王大赦小赦也不会赦免,这才是真正的一辈子都无望了,但姬越不是没想到这一条,而是她压根没想过赦。

  君王大赦天下,意在对犯人既往不咎,让他们重新做人,是一件大恩典,只有在皇帝遇到大喜事,或是百姓遭难,天灾人祸时大赦,以安定民心,姬岂从三十掌权起,一辈子大赦过十二次,很多犯人做个三五年苦役都是顶天了,毕竟能犯遇赦不赦罪的犯人是少数。

  姬越从登基起就没大赦过,朝臣也忘记了,毕竟这位陛下是逼宫篡位,不算光彩,后来改年号也没大赦,因为转头就和士族对上了,大家都忙,谁还记得赦不赦的一点小事,现在添新法了,众人不论有没有私心的,都像是有志一同想起来了,试探性上书,请姬越大赦天下。

  姬越把奏牍放在一边,过了两天都没回复,这下上书的人明白了,再也不上了。

  伴君如伴虎,还是一头杀人成性的猛虎,谁敢去捋虎须。

  一人得道,鸡犬升天,天子近臣,一步登天。

  韩和已经不用每天去明光宫给姬越念奏牍了,廉洁司品阶不入九卿之流,但实际权力极大,很多官员见了他如同猫见老虎,他这个人是很有几分眼力的,一般的小贪小贿只要圆上了,他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一旦查到大鱼,咬死了都不会松口,他的能力一般,但对权势的渴望胜过一切,不肯让姬越失望。

  除此之外,他还抱着一点小小的奢望,哪怕官媒踏破了他的院子,以往够不上的贵女纷纷垂青于他,韩和也还是没娶妻,他准备定个小目标,守身到三十岁。

  这样万一陛下什么时候起了心思要召幸他,能给陛下落个清白身子,他虽然和好几个士族贵女搞过暧昧,但事情没成之前从不让她们近身,甚至为了名声,他好大个人了,从来都没有进过女闾,还是个童男子。

  韩和对着镜子照见自己一张似玉的容颜,有悲有喜,悲的是这张脸承宠是够了,可陛下要是只喜欢他的脸,以色侍君,能得几时好?喜的是陛下若是真能幸他一回,岂不是他三生修来的福气。

  韩阙是一早知道姬越身份的,对于韩和的想法他非常支持,甚至觉得十拿九稳了,毕竟以韩和这样的头脑,都能把廉洁司这样重要的职务交给他,不是有意照拂是什么?

  同是侍读出身,魏悬就想得很少。

  开春没多久姬越就添了个新侍读,魏悬一个人忙不过来,新来的这位侍读也是上士族出身,名叫樊春,字燕飞,今年刚满十八岁,有些多话,但比韩和好相处一些,没过多久就和魏悬混得熟了。

  樊春来得十分忐忑,他的家族不属于那种完全没有过错的清白士族,上次清洗就死了叔叔一家,没过多久又被廉洁司查了两个堂兄,至今人在狱里,生死不知,他能被选中作为侍读,全家都对他寄予了厚望,但来到这里之后,他觉得这和他想象的情形有些不同。

  天子是女君,很多事情就和以往不一样了,以往众人对姬越只有畏惧,现在则多了几分微妙的揣测,比如有人猜测姜君失宠,韩和因宠上位,还有人猜测陛下口味独树一帜,不爱脂粉美郎,喜爱黑壮廷尉,更有人猜想陛下可能也喜欢赵易魏灼那样更有风韵的俊美中年,总之但凡近臣,都蒙上了一层暧昧的色彩。

  这是难以避免的,也没人敢把这话拿出来说,不管口味如何,宠爱哪个,姬越的手段是摆在那里的,甚至有不少人背地里的揣测没有一点恶意,是认真地在考虑姬越的口味,毕竟女君和正常君王不同,外戚至少隔了一层,直接宠幸臣子却会导致各种后果,要是大家都貌丑也就算了,重点是哪怕寒门子弟长相都没有丑的,士族官员更是个个美貌啊!

  姬越要添侍读时,各家堪称明争暗斗,但这不代表是把最好的送到姬越面前来,而是把最貌美的送来了,樊春正是娶妇之年,因为这个也给耽搁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