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32节(1 / 2)





  卢青桑摇摇头看着元宝,“你说错话啦,那瓜果是咱们从王康手里买的,而不是王康送的。可能有的人并不喜欢借花献佛吧。”

  之后就是传统的祭拜月神啦。女子当然是祈求自己能够嫦娥一样漂亮,然后再嫁一个如意郎君,人生就圆满了;男子则祈求自己万事顺遂,飞黄腾达,左不过就是这些。

  卢青桑朝着月亮拜了三拜,心中的愿望就是平安健康而已。事业与爱情都能靠自己去争取、去掌握,实在没必要向月神许愿。

  戌时末,她与元宝从裴家告辞,裴琰护送她们回家。

  元宝在马车里小声说:“小姐,咱们还真有面子,能让裴大人亲自护送回家。”

  她也看出一些门道来,凑到卢青桑耳边悄声问:“裴大人离家独居,应该能为子的婚事做主吧,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来向姑娘你求亲?”

  卢青桑眼神暗了暗,道:“别胡说,裴大人就是看我可怜才会处处帮我,没有别的意思。”

  “是吗?”元宝不太相信。

  卢青桑却不肯再说话了。

  裴琰就如同一只慢吞吞的乌龟,卢青桑恨恨地想,你再这么慢吞吞的,总有一天我会跑得让你追不上。

  中秋节过后,月饼的生意就冷淡下来,下个月还有个重阳节,卢青桑已经盘算着做重阳节的糕点了。

  下过一场秋雨后,天气渐渐转凉,买乌梅汁与绿豆汤的人少许多,但是热乎乎的粥又可以卖起来了。

  小食店的生意还不错。

  这天午后,没什么客人,卢青桑便找了一本《三字经》教元宝识字。元宝现在是她重要的帮手,还是要认识一些基本常用的字才行。

  一个头戴绿色绢花的婆子撑着一把伞走进食店,笑容满面地问:“请问卢姑娘在吗?”

  这标志性的媒婆打扮,卢青桑与元宝面面相觑,她站起来,“我就是,大娘有何贵干?”

  那婆子笑道:“我姓黄,姑娘叫我黄大娘就行。姑娘好标致的容貌,我今儿是受人所托,特意来向姑娘提亲。”

  元宝惊喜道:“姑娘,难道是裴家——”

  黄大娘疑惑起来,“裴家?不,老身是受永清县王举人所托,为他的次子王康向姑娘提亲。”

  作者有话要说:  蟹螯即金液,糟丘是蓬莱,且须饮美酒,乘月醉高台。出自李白。

  秋风起,蟹脚痒;菊花开,闻蟹来。应该是俗语吧。

  晚安,明天见。

  第34章 奶茶(捉虫)

  不是裴琰。

  卢青桑说不上什么感觉, 她就没想过是裴琰,因此也说不上失望。

  元宝小声嘟嚷:“怎么是王少爷啊?”

  黄媒婆一听元宝话里似乎是不以为然,忙说:“怎么啦, 王举人家也是很不错的人家呀!”

  她左右看了看, 打量卢家食店,深深觉得卢青桑是交了天大的好运。

  一个商户女,还是个无父无母的孤女,现在有机会嫁入举人老爷家,这还不是天大的好事?

  “卢姑娘,王举人托了老身来求亲,许的是王家二少爷的正妻之位,绝对是三书六礼,正正经经地把您娶过门, 您要是进了王家的门就是享清福的少夫人了。”

  这婆子舌灿莲花, 把王家说得天花乱坠。

  俗话说, 媒婆的嘴, 骗人的鬼。

  卢青桑并不全信,她让元宝给黄媒婆倒了一杯茶水,才婉拒道:“黄大娘, 我暂时还未考虑婚事。”

  黄媒婆吃了一惊,道:“姑娘, 恕老身直言,这女人就如同一朵花,有盛开的时候,当然也有衰败的时候,花期短暂。姑娘长得漂亮,应该趁着颜色好时谋个好人家才对, 不然蹉跎几年苦的还是自己。王举人家对于姑娘来说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了。”

  媒婆的话对于这个时代的女人来说或许是金科玉律,但是卢青桑凭一双手,自己养活自己,若是遇不到真心喜欢的人,自己一个人过一辈子也未尝不可。

  她微微一笑,很明白地说道:“婚姻大事也讲究一个你情我愿,我不愿意,大娘,你就按照我的意思回绝了王家吧。”

  黄媒婆眼珠子转了转,道:“姑娘是否有了更高的枝头可以攀附?”

  这话就难听了,元宝抢先说:“黄媒婆,卢姑娘已经明确的说了,不愿意同王家做亲,你直接回了王家就行。至于我们姑娘怎么样也不关你的事吧。”

  黄媒婆看了一眼卢青桑,“卢姑娘,你丫头很有些不知礼数。”

  卢青桑打断她的话,冷冷道:“她不是我的丫头,是我的妹妹。好了,我们小店还要做生意,就不送大娘你出门了。”

  媒婆本来以为这个媒是肯定能够做得成,王家的谢媒礼是拿定了,没想到卢小娘子竟然没有答应。

  她去王家回话时,便添油加醋说了许多卢青桑不好的话。

  王举人夫人道:“瞧瞧,我之前说什么来着,就算是她曾经是个大家闺秀,可是现在混迹于市井中,品行肯定改了不少,这样人根本配不上康儿。”

  王康当然是不信的,分辨道:“我知道卢姑娘的人品,这媒婆一定是胡说八道。”

  最后王举人作为一家之主发话,“康儿,算啦,卢姑娘自己也不同意,咱家总不要去逼迫人家吧?”

  ……

  一连好几日,王康都没有再过来卢家食店。

  卢青桑反而松了口气,他拿得起放得下才好,要是纠缠不住不免让人觉得麻烦。